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二):艺术与大自然的结合会越来越重要

谢盈盈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疫情之后,大家对飞行这件事会更加小心,会更向往大自然。艺术与大自然的结合会越来越重要。”


全球确诊人数截止到今天已达425万例,针对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画廊业的应对与发展,我们上周开始推出《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系列,今天发布第二期,从英国、瑞士到新加坡印尼,连线豪瑟沃斯、Mai 36与艺议。



上期回顾: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一)



1
英国:豪瑟沃斯(Hauser&Wirth)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英国防疫措施备受抨击,连首相约翰逊也确诊,至今疫情仍未平歇。豪瑟沃斯画廊主人伊万・沃斯(Iwan Wirth)疫情期间在英国西南方的萨默塞特郡(Somerset)一边陪伴家人,一边线上指导工作。



伊万与曼努埃拉·沃斯夫妇(Iwan and Manuela Wirth)


疫情让我有机会好好体验萨默塞特郡的春天,第一次在这里待了两个月。比起其他人,我很幸运可以在这里躲避疫情,我四个小孩也都回来了,以前我说过如果不做画廊的话,我会做一个农夫,现在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


延伸阅读:这个画廊全世界颜值最高,是艺术家的大家长,藏家的密友,社区的课堂



欧多夫花园,豪瑟沃斯萨默塞特艺术中心。摄影:Jason Ingram,图片:豪瑟沃斯



沃斯夫妇去年在全球艺术影响力排行榜中荣获第三(也是画廊主里的第一),伊万.沃斯在采访中,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在经营“家庭”事业(Family Business),把艺术推广的狂热一肩挑起。  


伊万・沃斯在工作上,自许是拉拉队长,一直在给团队打气。全球有八个空间的豪瑟沃斯画廊,目前香港和苏黎世的空间,以及苏黎世的出版总部开放


“对我们来说,首先要关心的是同事的健康我们与画廊管理层,每隔一天就会在线开会,我发现虽然我们的距离遥远,但是沟通变得的更频繁,感觉也更亲近了。”



 从左至右:马克·佩约特(Marc Payot),曼努埃拉·沃斯(Manuela Wirth)及伊万·沃斯(Iwan Wirth),图片:豪瑟沃斯,摄影:Sim Canetty-Clarke



目前在纽约及伦敦,豪瑟沃斯都有员工感染了新冠病毒,虽然,旗下画廊、餐厅及旅馆迟迟无法开门营业,也不知道何时可以营业,但在网络销售和私下交易的协助下并没有裁员


“我算了一下,我,曼努埃拉.沃斯和马克·佩约特(Marc Payot),要负责大约5000人的家庭生计,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跟我的同仁说,这不是赛跑,这是一个马拉松,在无法预见终点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有遇见最坏的打算心态。


很幸运我们目前还没有裁员,只是做了一些调整,我的座右铭是,勤奋不懈,低下头来,做就是了!人生没有退路,只有往前走。”



位于瑞士苏黎世的画廊空间之一,图片:豪瑟沃斯



这已经是伊万・沃斯人生中经历的第六个危机,92年在苏黎世成立第一家画廊时就经历了英国著名的黑色星期三(Black Wednesday),“我们勇敢开启了我们第一家画廊,这是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气。”


之后与曼努埃拉结婚次年的97年亚洲金融危机,911恐怖攻击时与大卫.卓纳(David Zwriner)在纽约开了画廊,第四个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接着2012年飓风桑迪重挫纽约,画廊无法营业……这次的危机,伊万有点措手不及,“This is a bit much”。



「H&W快件💌」的「艺术之声」(Art Sounds)版块,钢琴演奏家克里斯蒂安·坦布尔(Christian Tamburr)以音乐对拉希德·约翰逊(Rashid Johnson)的绘画作品《无题焦虑红色绘画》(Untitled Anxious Red Drawings)作出回应。

 拉希德·约翰逊(Rashid Johnson),《无题焦虑红色绘画》(Untitled Anxious Red Drawings),2020,油彩 棉浆纸,97.2 x 127 厘米 / 38 1/4 x 50 英寸 © 拉希德·约翰逊,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内部重整的同时,豪瑟沃斯加快了数字化的脚步,线上将杂志Ursula上线免费让用户下载阅读,随后推出在线系列栏目「H&W快件💌」(DISPATCHES),通过视频文字展览等形式将艺术家们及团队的心意传递到全球。4月2日启动的「#艺益」慈善项目,捐出线上展览10%的收益给国际卫生组织(WHO)的「冠状肺炎团结应对基金」。5月9日,启动新平台协助销售画廊工作人员如有艺术家亲属的作品……



《五个季节:派特·殴多夫的花园》(Five Seasons: The Gardens of Piet Oudolf)先导片



“上周末,超过一百万的人观看了我们的在线电影首映《五个季节:帕特・欧多夫的花园》,总长度共70几分钟,竟然有那么多人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所以好好规划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我不是这么关心在线展厅,我很放手让团队去做,现在我也在学习,跟四个小孩和团队里的年轻人学了如何使用不同社交媒体。必须说我比很多同业还年轻,像我比大卫.卓纳年轻了六岁,我比他容易进入这些数字世界(大笑)。


艺术行业比其他产业晚进入数字化时代,因为这个产业最保守,因此我请了很多不是艺术产业的人帮助我们加快进入数字化的脚步。目前我们手上有6万个用邮箱登记活跃的用户,也从社交媒体网站获得很多有效的关注者。



豪瑟沃斯的线上展厅展示其工作人员以及家属的艺术作品



“对我们来说「在线」并不局限于交易平台,我们希望有效的维系与藏家、艺术家、美术馆、媒体及大众的关系,让他们了解在疫情期间,我们没有慢下脚步,希望在这个困难的时候,大家还是有艺术可以疗伤解闷最佳的在线体验是补充,而非替代人们走入画廊面对面交流的过程,我们还是很重视线下展览的呈现,及给艺术家提供最完善的展览空间,不管是在线还是线下。


例子,我们网页上最多人点萨默塞特郡(Somerset)和洛杉矶空间介绍,这两个地方也是我们线下最多人拜访的空间。我希望未来我们的在线规划会引导更多有效的群众拜访我们的实体空间,这样才是双赢。”


延伸阅读:豪瑟沃斯画廊将在线展厅收益的10%捐赠给WHO新冠基金



▲ 艺研室项目,虚拟实境展览HWVR中的豪瑟沃斯梅诺卡(Menorca)空间外部视图,图片:豪瑟沃斯



2019年豪瑟沃斯就拓展了VR的业务,启动了“艺研室ArtLab”,目的是减少画廊全球办展所留下的碳排放足迹,去年在迈阿密巴塞尔因为使用这个技术节省了50%运输费用,这一项目无疑在疫情期间获得了更大的意义。


在线展厅的好处是,每个人机会都是平等的,原本艺术给人一种只能给上流社会享受的印象,或是有一种排外性,在线上世界大家都一样,也因为这样,我们最近这几个月认识了很多新客人。他们可能看到我们在Instagram或是脸书上的帖子,对我们有兴趣,之前觉得我们高不可攀,在网络的世界大家可以很容易找到我们。”



艺研室项目,作品: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母亲》(Maman),1999,©伊斯顿基金会/ VAGA,纽约艺术家版权协会(ARS),图片:伊斯顿基金会、豪瑟沃斯
豪瑟沃斯艺研室项目,「毗邻自身」(Beside Itself)虚拟实境展览现场图 © 艺术家,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近年来豪瑟沃斯销售业绩持续不断往上攀爬,如果没有疫情,2020年应该是创纪录的一年。疫情爆发后,线上销售成绩非常亮眼,四月,珍妮・霍尔泽 (Jenny Holzer) 创作的慈善限量版画,30分钟100 幅销售一空。乔治・康多(George Condo)、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 Party)、拉希德・约翰逊(RashidJohnson)的在线展,也是在几小时全部完售,私洽市场也非常活跃。


在纽约弗利兹在线艺博会,豪瑟沃斯准备的30件作品卖了70%,其中包含一件两百万美元的乔治・康多油画,对于这样的成绩,伊万.沃斯非常满意,“我想跟我其他同行说,大数据很重要值得好好研究,了解藏家的喜好以及使用习惯,才能建构最好的在线平台。”



艺术家乔治·康多(George Condo)在疫情期间创作作品《线性接触》(Linear Contact),© 乔治·康多,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大家对艺术品的需求依然很高,像乔治・康多(George Condo)上个月在网络上拍出很好的成绩,大部分藏家实力仍在,有些人之前排队买不到作品的,现在可以买得到,而且危机时期,艺术品风险最小,艺术市场没有恐慌性抛售,不像股市交易的那么频繁。”


“当然,我只能说自己的产业(艺术一级市场),但是其它艺术相关产业,2020年恐怕不会太乐观,像美术院校、美术馆,尤其那些在美国的美术馆,这些恐怕都不会太好。 在此,我真心强烈建议我们的画廊同业,或其他有能力的民众,要多思考一下如何支持美术馆,艺术学校,这是艺术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石。”



豪瑟沃斯参加博览会展位现场,图片:豪瑟沃斯



“艺术圈是一个建立在社交与活动的产业。艺博会过去虽然只占我们整年销售的50%,但他的功能不只在销售,很多新的思想和合作都是在交谈时产生的。只是还有必要参加那么多(艺博会)吗?我可不那么认为。”


豪瑟沃斯2018年参加21个艺博会,2019年降到16个,当然今年更少。伊万表示未来也会减少参加艺博会

    

我不敢说2020年会不会再有艺博会,不管有没有,我们都准备好了,我们的在线展厅销售的成绩很不错,最近这几个在线的博览会,我们都卖得很不错。另外,我们把原本要在巴塞尔做晚宴的钱,全部捐给非营利环保组织用于保护危地马拉3200英亩的热带雨林。疫情让我们深深了解,我们之前多糟蹋地球,希望未来艺术产业是重视环境永续,对社会负责的。”



豪瑟沃斯艺术出版苏黎世全球总部及期间书店,摄影:Sim Canetty-Clarke



关于疫情之后会变得如何,伊万表示“在所有危机之后,世界都会变得更不一样,不一定是更好,而是与之前那个我们熟悉的世界不一样了。


疫情之后,大家对飞行这件事会更加小心,会更向往大自然。艺术与大自然的结合会是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对我们在萨默塞特郡和洛杉矶空间非常有信心。”



豪瑟沃斯香港分部位于香港中环的新恒基大楼(H Queens),图片:豪瑟沃斯,摄影:JJYPHOTO



未来,我会多投资做好的内容,而不是房地产项目。之前,我本来有在考虑在巴黎成立新空间,也看了好多地方,但因为疫情,让我重新思考,还好没有在巴黎成立新空间。


我们画廊在欧美已经布局的很完整,下一步计划是多耕耘亚洲。我发现我们的品牌在亚洲很受欢迎,目前在亚洲,只有一个香港空间,去年游行,今年又碰到疫情,很多展览不能如期举行,但是我是一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所以我们不会放弃香港如果能进内地,我们一定去,但是由于法规的问题,现阶段我们会持续与好的机构与美术馆合作。



 

2
瑞士:Mai 36画廊


以瑞士苏黎世为基地的Mai 36画廊(Mai 36 Galerie,简称Mai 36),创办于1987年,创始人维克多.基斯勒(Victor Gisler)始终坚信艺术交易是“人与人”(people to people)的事业,质量、信任、关系、鉴赏为之中的关键


苏黎世MAI 36画廊创始人维克多·基斯勒(Victor Gisler)



随着疫情爆发与相继而来的防疫措施,画廊在3月16日配合瑞士政府政策暂时关闭,加上艺术博览会一个个相继延期或取消,上述的价值信念遭受到了严正挑战。基斯勒表示这是他从业30余载来,首次超过八周未出门远行,倘若一切如常,他应在此季参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与米兰当代艺术博览会。他3月参加马德里当代艺术博览会(ARCOmadrid)后,因喉咙不适也实行了居家隔离
 
“此刻病毒就是老大,就算情况终将好转,但我们必须从中学习适应新环境。”


Mai 36画廊在苏黎世的画廊


Mai 36的当务之急,首先是开源节流。基斯勒经过与房东协商租金,以及与政府、银行等机构的交涉补助与贷款后,他们很幸运地获得三方及时且有效的应援,得以在财务缺口上稍喘口气;接着,实体老牌画廊,也必须积极面对媒介转向

基斯勒坦言数字化与社群媒体并非Mai 36原本的强项,但过去几周内,在他儿子的数字营销公司的协助下将其设定为画廊现阶段的营运重点,较过去更为用心地经营Instagram,并推出常态在线展厅,首档于本月6号起展出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太空怪谈」(Space Oddity),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含括他1989年至2005年以来的五个相关系列的作品。


托马斯·鲁夫“星辰”系列之一:《Stern 17h 20m / -38°》,1990,Ekta彩色冲印,260 x 188 cm

 
但或许也因为基斯勒对人际互动的信奉,延续至Mai 36的数字化经营,总带着些专属的老派人情味。像是画廊自四月起推出的“新发现”(Trouvaille)系列计划,便由基斯勒每周推荐一位艺术家。他的推荐中,常见其私人情怀,为数字世界注入了某种亲切感。

基斯勒重申,“严肃认真是艺术世界中最具价值的货币。”目前画廊仍和地方与国际的忠实顾客保持紧密联系,同时也因数字营销吸引了新的藏家客群向其洽询。在此非常时期,Mai 36结合老派坚持与求新精神,似乎为市场展示了一种优雅从容的转身姿态。


苏黎世MAI 36画廊代理中国艺术家臧坤坤作品,今年秋季将为其举办展览

 
随着疫情趋缓,Mai 36也将于本月15日重新对外开放,采取预约制,并限定一次最多开放4位观众,限时30分钟。原定于3至4月的展览皆将延长至8月结束,其它一些展览项目也随机作出调整。
 
基斯勒表示,纵使疫情趋缓之曙光渐露,但接下来的出差行动势必仍会受限。因此,Mai 36将更专注于与在地的、瑞士的、欧洲的客户进行实体互动,国际受众部分则需以完善的数字信息传播建置实行


彼得·胡加尔与保罗·泰克双人展展览现场,MAI 36 画廊,2020


曾见证艺术产业挺过波斯湾战争与金融危机的基斯勒表示,纵然前景堪忧,疫情对全球经济的重创让人很难保持乐观,但在他的经验中,“总是有一群对艺术充满热忱且忠诚的藏家,持续收藏,并追随着崛起的机会。只要需求可在适当的客群中被鼓励与创造,局势即可能迅速翻转,市场也就会跟进。”


2020年3月29日,维克多·基斯勒与MAI 36 团队用视频鼓掌这一行动来表达对那些每天在前线与病毒作战的医生、护士和药剂师们,工作人员表达内心的感谢,视频:Mai 36画廊




3
新加坡:艺议(ART AGENDA SEA)



新加坡自1月21日出现第一起新冠肺炎确诊案例后,在没有封锁边境、持续各类经济活动的状态下,维持了2个多月的低确诊案例状态,直到当地称为“客工”的外籍移工宿舍,一处接着一处爆发群聚感染事件,累积确诊案例突破18,000例(五月五日),也把新加坡从防疫优等生的宝座拉了下来。邻近的印度尼西亚,在一月时起初坚称国内“零确诊”,2月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对此提出质疑,印度尼西亚当局还怒批是“侮辱”,到现在突破11,000例,三月底雅加达地区封城。



艺议驻雅加达总监黄筱媁(Diana Wibawa)



新加坡艺术咨询公司,艺议(ART AGENDA SEA)驻雅加达总监黄筱媁(Diana Wibawa)表示原计划4月中旬在雅加达开设新空间,打入当地市场,印尼现代抽象大师纳沙(Nashar,1928-1994)个展作为开幕首展启幕。 


而因疫情,只能把开幕展转为在线,特别为移动与PC端设计了不一样版本的在线展厅浏览方式。


“艺术品是一个非常需要面对面讨论,线下体验的产业。但其实有很多的艺术交易,买家不要求看实物就能交易,每一个购藏习惯,不尽相同。在线展厅出现前,很多画廊都是用PDF或者发图片给买家,然后在透过电话或网络进行交易,所以画廊的名声很重要,要让藏家对你建立信任感,这样在线的模式才能成功



艺议(ART AGENDA SEA)论坛



我认为画廊是否能度过难关的问题根本不全然在展售模式,而是经济的荣枯。现在断飞封城,许多行业都闭门谢客,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前景看淡,大家的购藏为必然变得保守。”


黄筱媁认为在线展览平台只会是一个暂时的过渡期,艺术行业的人们大多都属于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开幕式和晚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标榜,所以在线买作品,应该不是长远规划的全部




*  本文为原创,作者:谢盈盈,编辑:ArtAlpha艺术阿尔法,图片来源被采访画廊,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内容

>ArtAlpha直播回顾| 加仓中国的好时机,如何配置艺术品

>力量与爱,代表“母亲”最震撼的艺术作品

>艺术圈的后浪,如果不能有一个毕业展,那我就给自己办一个

>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一)

>哪幅是梵高最好的作品?8位顶级专家告诉你他们的选择

>ArtAlpha观察 | 疫情4个月,内地的画廊都怎么样了

>Lady Gaga发起的One World演唱会凝聚了全世界,艺术与音乐从未走远

>在疫情的阴霾下,艺术家用诗歌和绘画带给人们爱与希望

>ArtAlpha专栏|新秩序的重整,艺术市场在线化的观察

>那些年被盗又被送回来的艺术品,贼说,我压力太大了

>他是艺术圈中的Zara,与厨师一起创作,消费下沉的现在他带来买得起的美术馆级艺术品

>首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上线,多家画廊销售良好,新的艺术交易方式正在生成中

>KAWS全新AR作品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拥有与交易方式

>疫情期间的创作,被限制自由的同时获得了自由

>那些在收藏界呼风唤雨的女性们

>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女性在艺术市场中的重要性增强,2020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

>他是"拉斯维加斯之父",刚刚1.05亿美元私洽买下马龙收藏毕加索作品

>疫情是艺术品展示与交易全面转战线上的催化剂?

>那些正在跻身拍卖夜场的艺术新星们

>击败拍卖行,三大画廊巨头获得唐纳德·马龙价值4.5亿美元藏品出售权

>专访香港佳士得晚拍主管何善衡:归零的行业,服务至上,机会永远在

>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

>关于呼吁减免画廊租金等费用,ArtAlpha专访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池刚

>疫情对中国艺术行业的影响调查结果

>安迪.沃霍尔领衔,伦敦佳士得当代艺术夜场成交5.11亿,成交率达98%

>大卫·霍克尼《水花》2亿人民币领衔,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夜场成交超九成

>不畏香港情势波折,法国前总理家族3月将成立新空间首展赵无极

>疫情一个月艺术圈都发生了什么

>赵旭:2020年将是万象启始的一年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